2024年,大龙开发区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8亿元,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0%以上,外贸进出口连续多年占据全市75%以上。截至目前,大龙开发区累计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56家。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,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。如何保持外贸的“质升量稳”?外贸“质升量稳”的信心和底气来自“新”风劲吹,这里的“新”,指的是新型功能材料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近年来,大龙开发区转型升级、跨越发展,已聚集新型功能材料企业17家,其中中伟股份、红星锰业等企业生产的产品更是走在世界前列。展望2025,开发区将继续推进外贸产业提质增效,用好用活国家及省、市外贸政策支持,壮大重点外贸企业,积极培育主导企业,拓展国际市场,做大外贸经济总量,努力做到2025年外贸进出口额达20亿元,增长11%以上。
向“新”而行“出海”优势凸显
营业收入连续9年实现正增长,连续2年入选《财富》中国500强,连续三年入选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”,镍系、钴系两个单项冠军产品出货量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……
中伟铜仁(上市主体)产业基地。
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,中伟股份依托园区厚实的产业基础、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地域丰富的矿产资源,深度聚焦镍系、钴系、磷系、钠系等四大材料体系的全覆盖,不断推进技术创新,持续打造集多种材料体系、多种工艺体系、多种产品体系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基地,展现了持续发展韧性与强大潜力。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,获得“国家智能制造工厂”“绿色制造工厂”等称号。
经过十年的布局与突破,中伟股份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,自主开发的高电压四氧化三钴、高镍NCM、NCA等新能源材料跻身中国、欧美、日韩地区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,被广泛应用于3C、动力及储能领域。
企业车间。
展望未来,中伟股份将继续深化在大龙的投资与合作,致力于打造多元能源金属材料产业基地,加快产业生态升级转型,围绕铜仁锰矿资源优势以及中伟从印尼整合的红土镍矿相结合,打通技术和成本瓶颈,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,助力贵州“富矿精开”和新型工业化建设。
增“智”增效“出海”稳中提质
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省首个建成“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智慧工厂”的企业,也是铜仁市首家高新技术企业,还是国家火炬中心“铜仁市锰特色产业基地”示范企业,以及贵州省千企改造“双百工程”的龙头企业,十三年的沉淀,让它越发显得厚重而有力。
红星锰业。
走进企业办公楼左侧的5G全连接智控中心,一块数字大屏格外引人注目,屏幕中央显示企业当日产品类型、产量、产值等数据;左侧屏幕监测着生产设备运行情况与环保数据;右侧屏幕显示各个生产车间的实时监控画面。作为2002年入驻大龙开发区的“元老”企业之一,红星锰业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持续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,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实现企业发展一体化、高效化、智能化,全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。公司产品成功进入日本松下、韩国三星、韩国GS及LG,国内南孚电池、超威电池、厦门钨业等国内外知名新能源公司供应链条。
受国际形势波动、矿产资源稀缺、原料价格上涨、下游市场萎缩等诸多因素影响,红星锰业生产的钡、锰、锂等系列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,企业盈利核心产品高纯硫酸锰甚至出现生产成本高于售价的“倒挂”,企业发展进入“逆势”。如何“逆风翻盘”,翻开红星锰业的“科研账本”与“环保账本”,可以看出企业在逆势中寻求“翻盘”机会的决心与行动。
5G全连接智控中心。
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2024年企业投入的科研资金已占年总产值的4.69%,高于2023年同期的3.11%,每年超1000万元的环保资金,是企业“雷打不动”的固定投入。下步,将围绕涉锰新技术、新工艺,提升技术工艺和生产装备水平,努力实现低碳化、智能化生产,推动锰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
“深”耕市场“出海”步伐坚定
“小包裹”撬动大市场。2024年,东亿电气打火机“扬帆出海”,业绩实现新突破,生产打火机14亿支,实现出口额约1.04亿美元,这些打火机产品在海外市场颇受青睐,带动开发区外贸企业的发展。
从以前的日产打火机50-60万只到现在日产500万支,产量翻了10倍,东亿电气是如何实现这么大的跨越?自落地开发区以来,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,不断加大研发力度,生产产品一直处于同行业的领先位置,产品远销往中东、东南亚、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国际市场上占有22%的市场份额,成为全球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商。
东亿电气。
此外,该公司每年都在改造升级设备,不断提高生产效率,计划总投入0.23亿元更换先进生产设备提质项目,目前已完成0.13亿元的投入,完成更新生产设备200台(套)。
为抓好外向型经济发展,大龙开发区开展专题培训,做好外贸进出口服务工作,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、进博会等大型展会,拓展国际市场,企业外贸业务水平和外贸总量大幅增长。
“作为一家打火机出口企业,公司98%以上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。”弘邦电子总经理秦礼介绍,“得益于广交会,公司不仅接待了来自欧美的老客户,还结交到新朋友,拓展了新的海外市场。在参展期间,我们分别与欧洲、东南亚等地区近30多位意向客户深入交流并交换了联系方式,多家采购商在交流后表示后续会到公司总部进行探厂,有望达成更广泛合作。”
生产车间。
下一步,东亿电气、弘邦电子将继续将打火机产品做精做深,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利用高科技研发降本增效,优化产品线,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。同时,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,建立更广泛的分销渠道。
“大龙造”打火机占国际市场22%以上的市场份额;“大龙造”高电压四氧化三钴、高镍NCM、NCA等新能源材料跻身中国、欧美、日韩地区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;“大龙造”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中创新航、亿纬锂能、瑞浦能源、SKOn、LGES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;“大龙造”箱包与30多家外贸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……
“出海”之后,如何“出圈”?在全球贸易的广阔舞台上,“大龙造”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,不仅成功出海,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,更以独特的设计、过硬的品质,打破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壁垒,成功出圈,在海外市场收获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。
一审:汤成伟
二审:王利环
三审:李蓓